“孩子,这是你的家” 采访团见证五老关爱现场

时间:2021-11-05

10月25日、26日,“四川第九届关爱明天十佳五老候选人”采访团奔赴成都、乐山两地,四川主流媒体的记者们见证了四川五老关爱留守儿童现场,四川五老务实创新、关爱到人帮扶到心的感人事迹洋溢在时代大潮之上,对关心下一代事业留下了可圈可点的光辉篇章。 


郑明有和“宝五留守儿童之家”


3.jpg


郑明有与留守儿童亲切交流


营造留守儿童之家,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,是四川省关工委历年来的中心工作之一,也是全省123万五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个主阵地,各级关工委不但积极营造留守儿童之家,而且有将该项工作品牌化的趋势。乐山市井研县宝五镇留守儿童之家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。通过激发留守儿童对音乐、舞蹈、表演、团队活动以及科普等兴趣爱好,把留守儿童之家办成了一个有利于孩子们身心健康的成长乐园。宝五镇关爱留守儿童到人,帮扶到心,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撑起了一片天。宝五镇关工委执行主任和他主导的宝五镇留守儿童之家,给采访团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

为给乡上留守儿童们提供一个可以学习、娱乐的乐园,郑明有卯足了干劲。2007年乡上筹建留守儿童之家,刚开始由于没有资金,郑明有就骑着他的旧摩托车四处“化缘”,“当时真是厚着脸皮把乐山跑遍了,跑了大概一个月,最后募集到9000多块钱,很不容易”。郑明有向记者介绍说。直到现在,郑明有都很自豪,他是这个留守儿童之家的创始人。


记者在该留守儿童之家看到,教室里有架子鼓一套、桌上二胡十余把、电子琴钢琴七八台、还有唢呐、竹笛等乐器也一一具备。每到周末,志愿者们坚持来教孩子们学习这些乐器。常有附近乡镇的孩子们也喜欢留守在这儿。


据介绍,为了更好的建设“留守儿童之家”,救助更多贫困学生,郑明有数十年如一日的奔波努力。宝五留守儿童之家资产从无到有,到现在为止,资产已达14万元。其中:图书3000多册、电视机3台、电脑6台,钢琴、电子琴、二胡、笛子、小号等乐器100余件,表演服100多套,各类器材一应俱全。“留守儿童之家”的不断壮大和发展,多次受到上级表彰,2009年,被全国妇联、教育局、共青团等8个部门评为“全国家庭教育示范社区”;2013年,被四川省关工委评为“全省六好基层关工委”先进单位;2014年,被乐山市委办、政府办评为“留守儿童”优秀阵地。十多年间,来“留守儿童之家”参加活动的少年儿童多达4万多人次。

QQ图片20211105102943.png


          郑明有与志愿者交流。


在采访现场,记者看到志愿者们身着印有“关爱明天”字样的红色马甲,忙碌着给孩子们指导。这些志愿者来自五老志愿者、附近学校的老师、社会各界热心志愿者。


谈起志愿者,郑明有有些激动。他说:这是宝五留守儿童之家精神的支柱。刚成立时一人之力终有限,难以维持运转整个“留守儿童之家”,于是他立马开始招募志愿者,“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”肖华清,便是他“几顾茅庐”请进志愿者队伍中的,结果肖华清一干就接近14年。十多年间,他共为“留守儿童之家”招募志愿者60多人,其中十余名志愿者已离世,现仍有30余名志愿者默默坚守岗位,正是有这种“滴水穿石”精神,带领的团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,为留守儿童撑起了一个温馨的大家园,也撑起了孩子们的梦想。


创办“留守儿童之家”这十多年来,郑明有利用各种渠道来邀请、联系志愿者与爱心人士,共同传递人间真情与温暖,争取到四川大学等15所大专院校的志愿者165人前来开展活动,特别是“香港中文大学”一来就是17人,开展活动11天;2015年,中国航天烽火机械厂与“留守儿童之家”建起“中国航天烽火爱心之家”,并一次性捐赠8万多元的物资,珠海横琴传媒公司献爱心捐助5万元关爱资金;与香港土房子慈善基金会义工向刚联系,取得资助贫困学生的计划,2010年至2016年,香港土房子慈善基金会共发放13万元慈善资金,资助贫困学生148人。十多年来,社会各界志愿者参与宝五“留守儿童之家”捐赠的就有300多人,收到捐助资金累计达50余万元,救助贫困学生400余人。社会各界的援手犹如涓涓细流,润物无声的滋润了孩子们的心田。


2019年9月,“宝五留守儿童之家”由于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硬件设施设备,已升级为井研县宝五镇宝五街社区“童伴之家”。在团县委、镇党委政府、童伴妈妈、五老志愿者、社会爱心人士、青年志愿者的热心投入与帮助下,发展成为井研县颇具代表性的“童伴计划”项目。


1.jpg


室内外环境干净整洁。(资料图片)


2.jpg


室内外无安全隐患(资料图片)


3.jpg


孩子们正在练习二胡(资料图片)


杨宗华:每名儿童都不能落下


2.jpg


杨宗华在关爱现场


“绝不能让每个一因灾、因病、因残致贫家庭中的在校小、中、大学生辍学、失学,这是都江堰五老们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。”25日,杨宗华正在友爱学校开展爱心帮扶活动,她对前来采访记者们如此表示。


都江堰市友爱学校具"残健融合"特色,前身为太平街小学。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改键为建为全国唯一一所设施无障碍、践行全纳教育的九年一贯制学校。这所学校也成为都江堰关工委开展关爱活动的重要据点之一。


在都江堰,杨宗华被大家亲切称为“闲不住的杨嬢嬢”,孩子们则称她“杨奶奶”。先后被评为四川省、成都市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。作为一名女领导,杨宗华在位时,就对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十分关注,多次到学校深入调研。2003年退休后主持市关工委工作,她更是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倾注了满腔心血。围绕“关爱与教育”两大主题,她带领市关工委一班人,组织动员全市一万多名“五老”积极参与到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的各项“关爱和教育”活动中。


QQ图片20211105103037.png

杨宗华在关爱现场。


为不让一名孩子因家庭贫困而失学辍学,她充分调动领导小组其他成员的作用,又利用她个人的优势,2011年开始,积极争取市委领导和关工委成员单位支持,组织动员企事业单位、爱心团队(人士)参与,建立了 “都江堰市扶贫助学关爱资金工程”,先后筹措资金近600万元,专项用于因灾、因病、因残致贫家庭中的在校小、中、大学生的学习、生活费,以“结对”和“对口”助困助学等主要方式,共资助城乡家庭贫困学生1000多人次,其中近300名品学兼优、家庭贫困的中小学学生顺利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,100多名大学生顺利入学就读。仅2018-2019年组织关工委驻会老同志深入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企业筹措“扶贫助学爱心资金70余万元”,对217名品学兼优、家庭贫困的学生进行发放助学金,为他们就学提供保障。


涂伯毅:孩子们,既要爱国也要爱家


1.jpg


涂伯毅用特制的毛笔题字


“对于孩子们来说,既爱国也要爱家。”26日, 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老战士宣讲团成员涂伯毅对记者说:“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好了,更应该爱国,也要爱自己的家,尊敬父母,从小做一个爱学习、有爱心的孩子,长大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”。


“特别是留守儿童,要理解父母外出务工的艰辛和不容易,尊敬爷爷奶奶,努力学习,做一个对家庭有担当对社会有用的人才”


涂伯毅今年90岁,抗美援朝老战士,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一、二、三、四次战役,在第四次战役中被凝固汽油弹烧伤致残。采访团找到他时,他正在给 “合唱团”(院内广场舞大妈们)担任指挥。铿锵有力的歌声随着他刚健有力的双手上下律动。


2.jpg

    涂伯毅正在院内指挥“合唱团


涂伯毅希望通过他自己的故事激励孩子们健康成长。他说,1954年,涂伯毅伤愈后回到四川,1956年来到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休养。他当时心情特别差,因脸部大面积烧伤,双手十指也严重伤残。本来很帅气的一个小伙子现在已经面目全非,根本不想见人,天天低头闷坐在路边或街头。有一天,一个大学生见到他这个模样,以为他沿街乞讨。当他得知涂伯毅是战斗英雄后,就告诉他“你把自己的事迹摆给大家听,大家一定会接纳你的,尊敬你的”。涂伯毅豁然开朗了。他试着与周围的人交流,大家不但不反感,还非常尊敬他。自此社会各界了解了他,欢迎他,尊敬他,还请他讲志愿者军保家卫国的故事。他发扬部队优良作风,克服了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困难,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,主动请缨在单位从事档案管理、地震观察等工作,自学舞蹈表演、合唱指挥、家电维修等技能,成为远近闻名的多面手。1958年,涂伯毅随四川省伤残军人演出队赴北京演出,受到朱德、周恩来、贺龙、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。回院后,他发挥自己的特长,在双拥工作中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。六十余年来他始终心怀部队,情系青少年,到部队、行政机关、学校开展国防教育,听众达百万人次。


如今,90岁高龄的涂伯毅,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,同时关爱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。


在线捐赠